近年来,镇康县依托地域资源优势,以提升品质、打响品牌为重点,加快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按照临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企业先行、文化先行、地方先行、民心先行“四个先行”推动对缅开放“五通”的部署要求,以茶叶为载体,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通过建立友好茶叶协会,促茶叶融合发展,推动中缅双边人文交流、筑牢守望相助的胞波情谊、服务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
聚焦一个发展目标划定一个路线图
镇康县共有茶园面积10.85万亩,干毛茶产量8054.8吨,毛茶总产值2496.88万元,茶叶综合总产值达11亿元。为把茶产业建成绿色富民产业,镇康县确立了“2025年,全县茶叶面积要达到12万亩,产量1万吨,总产值20亿元,户均收入达到18800元,人均在4600元以上”的发展目标。聚焦这个发展目标,制定“一山一城一线一馆多园”的发展思路,利用好各乡镇区域优势和特色,挂图作战,明确茶产业发展怎么干。
“一山”即借势“镇康马鞍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企业,打造马鞍山成为“国家级茶叶公园”。目前,已有镇康县外贸公司的“品鉴”马鞍山古树茶、“岩韵”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等5款产品和镇康县忙丙茶厂的“彭家寨生产队”的二维码追溯体系建设已完成并投入应用。
“一城”即充分利用凤尾镇作为镇康茶叶聚集地和浓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将凤尾镇打造成高端、全产业链发展的东盟国际茶叶城,吸引茶企向凤尾聚集,建成茶旅小镇。
“一线”即利用好勐堆乡茶叶林村澡堂坝建设时机,打造从马鞍山—岩子头—梅子树田—打电房—茶叶林这样一条黄金茶旅路线,把茶叶林村澡堂坝建设成为茶文旅相结合的度假庄园。
“一馆”即发挥好勐捧镇包包寨村水沟头自然村作为全省唯一的一个厚轴茶产地的优势,打造出一个中国厚轴茶体验馆。
“多园”即要将七个乡镇分布的名茶山头,结合茶旅一体建设名茶山景区化茶叶庄园。
聚合政社两股力量采取三个手段
镇康县茶叶协会发挥核心连接作用,既连接涉茶部门,又连接茶农、茶商、茶企等,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聚合力量形成合力。通过搭建两个连心纽带工作法,把党委、政府、协会、茶农、茶企、客户的力量聚在一起助推动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搭建平台。镇康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和茶叶协会,通过节日、展会、论坛、网络公众号、直播等形式,为茶农、茶商、茶企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推介好产品,展示茶叶好形象。
提供服务。茶叶协会从品种、基地、品牌、管理到培训服务、科技指导,通过行业主管部门授权和委托,承担茶叶行业管理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协会中介职能,维护行业合法权益,制订行业规划,反映行业诉求,提出政策建议,承担委托职能,组织人员培训,提供市场信息,规范自律行为,开拓茶叶市场,发展茶叶经济。
提升技能。组织茶叶全产业链从业人员的培训,从茶叶的种植、制作技术,组织会员茶企进行知识培训、技术辅导,开展会展招商,产品推荐,组织进行茶叶商品知识、茶的饮用价值和茶文化方面的多种宣传普及、专题讲座、参加全国性的茶展等茶事活动,不断提升茶叶全产业链从业人员的技能。
坚持“四个先行”共筑四个合作
坚持文化先行、共筑文化共融合作。以阿数瑟为载体,挖掘茶马古道茶史、茶艺、茶俗、茶道文化,以文化先行、民心先行,促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同唱一首茶缘之歌,推进茶文化共融合作,增进中缅胞波情谊。
坚持企业先行、共筑贸易共赢合作。深化双边贸易往来,建立互访交流,商贸考察机制。鼓励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成立茶农边民互市合作社,依托茶叶合作联社、边民互市合作社、边境贸易企业、跨境电商进行茶叶交易,探索企业先行、地方先行机制,促进贸易互联互通。
。在茶叶种植加工合作上按照绿色有机的发展目标,双方在基地种植、初制加工、精深加工方面进行合作,提升茶叶品质和价值,提高茶叶原料的竞争力。
坚持地方先行、共筑市场共育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内外市场和规则对接,创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供应链模式,形成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实现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互补。
通讯员/罗新珍罗杰何有平
来源:今日临沧,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